環氧絕緣管:從玻璃纖維增強到環氧樹脂固化的全工藝解析
點擊次數:79 更新時間:2025-07-07
環氧絕緣管以玻璃纖維增強與環氧樹脂固化的復合工藝為核心,其制造過程涵蓋材料選擇、纖維纏繞、樹脂浸漬、固化成型及后處理五大關鍵環節,形成兼具高機械強度與優異電氣性能的絕緣結構。
材料選擇是工藝起點。玻璃纖維采用無堿無捻類型,其直徑通常為5-15μm,經緯密度根據管徑需求調整,如8×8或10×10規格,確保纖維層間緊密貼合。環氧樹脂則以雙酚A型(如E-51)為主,其環氧值高、固化后電氣性能好,搭配酸酐類固化劑(如甲基四氫苯酐)可實現低溫固化,避免高溫對纖維的損傷。
纖維纏繞是結構強化的關鍵。采用濕法纏繞工藝,將浸漬環氧樹脂的玻璃纖維以50-60°角度螺旋纏繞于金屬芯模,通過多層交叉鋪層提升抗彎強度。例如,泰普瑞電工的纏繞管通過縱向纏繞3.5mm厚+環向纏繞2層+縱向纏繞3.5mm厚的復合結構,使管體軸向與環向強度比達3:1,滿足高壓設備的力學需求。
樹脂浸漬需控制含膠量與滲透性。樹脂與固化劑按100:45比例混合后,通過真空浸漬或壓力浸漬使樹脂充分滲透纖維間隙,含膠量控制在26%-30%以避免孔隙缺陷。部分工藝在外層包裹熱收縮性塑料管,通過熱風收縮實現二次加壓,進一步提升致密度。
固化成型采用階梯升溫工藝。以3℃/10min速率升至95℃保溫3小時,使樹脂初步交聯;再升至160℃保溫4小時完成深度固化,最終熱變形溫度(HDT)可達180℃以上。此過程需嚴格控制爐內溫度均勻性,防止局部過熱導致纖維與樹脂界面剝離。
后處理包括脫模、切割與表面修整。脫模后采用數控機床切割端面,確保垂直度誤差<0.1mm;表面經砂紙打磨后涂覆防護漆,提升耐腐蝕性與耐磨性。最終產品需通過100kV高壓測試與局部放電檢測,確保介電強度>50kV/mm、局部放電量<5pC。
上一篇:揭秘復合玻纖熔斷管的原理 下一篇:環氧玻璃纖維纏繞管,究竟有何奧秘?